Some linguistic fun (33): 觀音與觀自在 (avalokiteśvara / avalokitasvara) (上)

ailourosmarjara
Aug 30, 2021

--

觀世音菩薩,梵文通常寫成 Avalokiteśvara (-bodhisattva)。「觀世音」這個名字在漢文佛經翻譯中還有其他的翻譯方式,比如觀音、闚音、現音聲、光世音、觀自在、觀世音自在、觀世自在。最早的翻譯來自東吳的支謙,是個音寫「廅樓亘」, 推定的中古漢語發音是 ʾāp ləu sjwän,高麗大藏經印成 「蓋樓亘」。

學過梵文的人可能會注意到,這個翻譯有點奇怪,因為梵文 Avalokiteśvara是個複合詞,可以拆成avalokita 「觀看 (‚seeing‘, perfect passive participle in active sense )」和 īśvara 「王、主人」,後項īśvara和「音」或是「世」沒什麼太大關聯。

不久前過世的日本學者辛嶋静志 (Karashima Seishi) 有一篇論文詳細解釋了這些翻譯的由來和觀音的梵文和中古印度語寫法。[1] 首先,多數佛經並不是直接譯自梵文,而是某個近似梵文的西域中古印度方言。有許多中古印度方言的證據可以說明, -sv- 和 -śv- 兩種發音經常被互相替換 (s 和 ś 的發音分別是 /s/ 和 /ʃ/) ,於是可以推測 Avalokitasvara >*Avalokitaśvara> Avalokiteśvara的演變過程。

也許某些譯經家的參考底本是Avalokitasvara 而不是Avalokiteśvara。 而Avalokitasvara 可以拆成avalokita 「觀看的」和 svara 「聲音」,這解釋了「觀音」等翻譯的由來。「觀自在」則是Avalokiteśvara 的翻譯, īśvara 「王」指的是已經悟道的菩薩們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物質或心智的侷限的狀態,通常翻譯成「自在」。

這個區別唐朝時的佛教學者們已經注意到了,比如玄應的 <一切經音義>:

「觀世音。梵言『阿婆盧吉仾舍婆羅』 (avalokiteśvara)。此譯云『觀世自在』。舊譯云『觀世音』,或言『光世音』,並訛也又尋天笁多羅葉本,皆云『舍婆羅』 ([ī]śvāra),則譯為自在。雪山以来經本皆云『娑婆羅』 (svara),則譯為音。當以舍 (ś) 娑 (s) 兩聲相近遂致訛失也。」 (C1163, 900b17–22)

玄奘也在<大唐西域記>裡註記:

「阿縛盧枳低濕伐羅菩薩像。唐言觀自在。合字連聲,梵語如上;分文散音,即阿縛盧枳多譯曰觀,伊濕伐羅譯曰自在。舊譯為光世音,或云觀世音,或觀世自在,皆訛謬也。」(T51, 883b23–26)

早期翻譯如 「現音聲」[2] 可能是中文本身的誤解:古代中文 「見」 (jian4 /xian 4) 同時有 「看見 (みる) 」和「顯現 (あらわす)」的意思,原來翻譯是「見音聲」,意思是「看見聲音的菩薩」,後代抄經家誤以為「見」是使役被動態 (‘to cause to be seen’),寫成「現音聲」,意思是「使聲音顯現的菩薩」。

另一個早期翻譯,晉朝竺法護的「光世音」,則可能是竺法護對中古印度語原文的誤解。他可能將 avalokitasvara 的前綴 ava 「向下, downward」 理解成梵語 ābhā 「光」,lokita 理解成梵語 loka 「世界」的衍生形容詞、svara 理解成「聲音」,因此翻成 「光世音」。觀世音最早見於西晉聶道真的翻譯,可能是沿襲並修正「光世音」誤譯的「光」,但是保留「世」的結果。

其餘的翻譯只是「觀 (世) 音」和「觀自在」的排列組合。

— — — — — — — — — — — — — —

[1] 辛嶋静志。「法華経の文献学的研究(二):観音Avalokiteśvaraの語義解釈。」創価大学国際仏教学高等研究所年報 2 (1999):39–66。

[2] 放光般若經 T8, tr. 竺淑蘭、無羅叉, 291 CE.

--

--

ailourosmarjara
ailourosmarjara

Written by ailourosmarjara

MA Student @unijena, comparative philology and historical linguistics. Classical poetry lover. Taiwanese living in Germany. https://twitter.com/ailourosmarjara

No responses yet